来源:上海辟谣平台
8月24日,日本无视国际社会的强烈质疑和反对,启动了核污染水排海。随着核污染水进入海洋,“如何防辐射”的话题备受关注,部分地区出现了“囤盐”“囤水产”“囤辐射检测仪”等现象,这些举措都有用吗?
并没有。其实,包括“囤盐”“吃碘盐防辐射”等举措早已被权威部门多次澄清。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井矿盐、湖盐均不受排海影响
针对部分地区出现的“抢盐”“囤盐”现象,中盐集团已于8月24日晚间发布声明表示,我国食盐来源主要分为三类:井矿盐、湖盐、海盐。当前我国的食盐产品结构占比为井矿盐87%、海盐10%、湖盐3%,井矿盐和湖盐生产均不受日本核污染影响。
中盐集团还表示,作为世界最大的食盐生产企业,其食盐产能超过1000万吨/年,其中井矿盐占比95%、湖盐占比4%、海盐占比1%;在全国有完善的产销企业布局,食盐储备供应充足,可以做到食盐源头可追溯,质量安全有保障。
据了解,占据中盐集团产量比例最高的井矿盐指的是用地下开采即开矿井的方法开采出来的盐,包括钻井汲取地下天然卤水制成的盐、开采地下岩盐经加工制成的盐等。目前,中盐集团在江西吉安、河北宁晋、常州金坛、陕西榆林、安徽定远、湖北云梦等地都建有井矿盐生产基地。
在市场上,不同种类的盐在包装上会有所标注。可见,消费者没必要囤盐。
吃碘盐不能防辐射
与“囤盐”相关的,还有“吃什么盐”的疑问。部分消费者提出,发生核污染的地区会提出吃碘片防辐射,那么随着核污水排海,未来是不是要吃碘盐呢?
这也不可取,因为用来防辐射的稳定性碘片与日常食用的碘盐不是同一回事。
在核辐射发生后,会产生多种对人体有严重危害的放射性物质,其中之一是对人体甲状腺危害极大的“碘-131”。在接触辐射后服用稳定性碘片,能让碘片中所含的碘使甲状腺饱和,从而减少“碘-131”辐射对人体甲状腺的伤害。
不过,稳定性碘片仅在发生辐射事故后保护甲状腺时使用。通常须在评估事故状态后,由专业人士指导相关人群服用;主要服用对象包括从污染区内撤离的人员、需进入污染区进行事故处理与救护的人员、因工作需要停留在污染区的人员等。
至于碘盐,其作用是预防碘缺乏病,这类盐中的碘含量远低于稳定性碘片,因为过量摄入碘也不正确,容易导致碘中毒,严重情况下会危及生命。
而且,碘盐与稳定性碘片不能替换。我国规定,每公斤食盐的碘含量在20毫克至30毫克(以碘元素计);核事故中对成年人推荐的碘服用量约为100毫克。可见,只有一次性吃3公斤至4公斤碘盐才能达到同样的效果。如此吃盐,显然不现实。
需要注意的是,并非人人都适用碘盐。非缺碘地区的居民、患有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有甲状腺结节的人群等,不建议吃加碘盐。
囤水产?囤化妆品?注意保质期
水产、日本生产的化妆品等是否受核污染水影响也颇受关注。有的消费者开始囤水产,还有的囤化妆品。不过,以上做法都不具备持续性,因为不论是水产等生鲜食品还是化妆品等日用品,都有保存条件和保质期,囤多了很可能产生浪费。
从安全角度看,水产、含有海洋成分的化妆品等,确实会受到核污染水影响。这也是多个国家和地区宣布暂停进口部分日本商品的原因。
但要看到的是,核污染水对环境、生物的影响是长期的。所以,对关注食品安全和商品安全的消费者而言,应当多关注权威部门的通报,不能指望通过短期的“囤”来避开风险。
根据市场监管总局最新通报,我国将在前期对进口食品安全风险隐患排查整治的基础上,部署各地市场监管部门进一步加大食品安全监管力度,督促食品生产经营者严格遵守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及进口食品相关规定,严禁食品生产经营者采购、使用原产地为日本的水产品(含食用水生动物,下同)加工食品、制作餐食或进行销售(含网络销售)。
消费者在日常生活中,也不要因为好奇或尝鲜,去选购不符合国家规定的产品。若发现有商家违规销售的,可及时投诉举报。
“核辐射检测仪”有局限性
让人意外的是,“核辐射检测仪”“放射性检测仪”等也成为近期的热销产品。在电商平台上,便携式核辐射检测仪售价从一两百元到三四百元不等。大部分商家都表示,它们适用于多个场景下的检测,包括检测核污水、医院放射、石材金属辐射等。
但是,从产品说明看,这类便携式检测仪只能检测出物体表面以及空气、水中是否具有放射性射线,却无法深入物体内部进行检测,并非万能的检测仪。
专业人士还指出,便携式检测仪通常精度不高,检测结果只能参考。例如,食品药品安全规定的标准值则是每公斤100贝克勒尔(衡量放射性物质或放射源的计量单位),但便携式放射性检测仪往往要等产品受到每公斤5000贝克勒尔的辐射污染后,才能到出结果。
此外,放射性检测较为专业,检测仪是否正确使用、被检样本的采集和存储情况也会影响检测结果。所以,不建议公众自行检测,避免被错误的结果所误导。
本文源自:金融界
关键词: